10.18.2014

當代東南亞藝術浪潮的來襲

強派特.庫斯納托,《一國之眾》,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2014


隨著東南亞藝術家在國際舞台的與日俱增,相關討論亦日漸密集,儼然又是一股浪潮。亞洲藝術文獻庫曾統計出1990迄至2006年參加過最多國際雙年展的10位藝術家,其中有5位來自東南亞,包括來自泰國的Rirkrit TiravanijaNavin RawanchaikulSurasi Kusolwong,印尼的Heri Dono以及越南的Jun Nguyen-Hatsushiba,足以顯示東南亞藝術家確已受到世界各地策展人的青睞。

東南亞藝術版圖
第一個以東南亞藝術為題的展覽是1957年於馬尼拉舉辦的藝術獎項展,當代東南亞藝術展覽則興起於1990年代,當時如1992年日本的「東南亞新興藝術」(New Art from Southeast Asia)、1996年新加坡美術館的「現代性及其超越:東南亞藝術的主題」(Modernity and BeyondThemes in Southeast Asian Art已見其討論範疇。同時,澳洲昆士蘭美術館從1993年也開始籌辦的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Asia-Pacific Triennial),聯繫澳洲、亞洲以及太平洋地區的當代藝術,對東南亞藝術家來說是重要的海外舞台。

2013年,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的「無國家:南亞與東南亞當代藝術」(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透過策展提出「超越」政治與地理上的疆界界定同年的新加坡雙年展也以「如果世界改變」(If The World Changed)為題,邀請27位來自東南亞不同國家的策展人組成團隊,展開多元有機的對話。此外,即將於2015年落成的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更以典藏東南亞藝術為目標,期望建立世界最大的當代東南亞藝術資料庫。

反觀台灣,大致從2012年才開始陸續出現相關的交流展覽。去年於關渡美術館展出的「日昨之島」(The Islands of the Day Before)集結了台、日、印尼、菲律賓的藝術作品,藉「海洋」角度來觀看這些以被殖民國身分為出發的創作,如何在內外拉扯中,呈現如島嶼般的浮動狀態。近年與東南亞交流的藝術團體,則積極進行藝術家交換駐村與展覽計畫,如「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長期的台泰交流,高森信男主持的「奧賽德工廠」策劃的「漫遊島城-亞洲當代攝影交流展」以及「南國.國南-台越藝術家交流計畫」等。另外,「竹圍工作室」也曾有多位東南亞藝術家進駐,今年初也邀請來自泰國、緬甸與印尼的藝術家分享個人創作與駐村經驗。

藝術團體與替代空間主要將目標放在台灣與東南亞藝術的相互交流,畫廊則獨立引介東南亞的作品,增加他們在台灣市場的曝光度。光是2014上半年度,就可見就在藝術空間的「南洋拓樸」、安卓藝術的無名百篇」、VT ARTSALON的「吃風」、關渡美術館的「亞細亞安那其連線」等展覽。

東南亞藝術雖不斷在國際舞台發光,相關書寫及學術性討論卻很匱乏。早期區域研究京都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或新加坡大學的學術期刊雖有深入研究,但藝術史這一塊卻需要補足。關於東南亞現代及當代藝術的討論已逐漸從以「國家」為單位,到現今以「跨地域性」的方式為研究走向,展覽因在藝術、國家、民族等多面向連結,而成為最佳的論述場域﹝註1﹞。事實上,東南亞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區域間有著各自的文化、歷史背景,這樣的群組像是曖昧的想像共同體,在錯綜複雜的文化上維持一個穿越國界的範疇。學者諾拉泰勒(Nora Taylor)曾提到東協雖為一個虛構且奉後殖民、民族主義為精髓的概念,但它確實是一個與東南亞各國的對話窗口。泰勒認為在不以偏概全地將東南亞藝術框架化的前提下,東南亞藝術家大多具有超越國界、地域分類,且與臨近區域密不可分的特質,但沒有一個藝術家可以代表一個整體,某種程度來說,東南亞藝術仍是一個持續變動的游移體﹝註2﹞。

新加坡美術館於2002年策畫的「亞洲36計:當代東南亞藝術」(36 Ideas from Asia: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n Art),策展人T.K. Sabapathy欲藉作品所呈現出來的不同視野,重新繪製一個東南亞藝術的「地圖」。「36」是參展藝術家的數量,而「計」(Ideas)則意味著作品的「概念」。策展構想自90年代末東南亞面臨亞洲經濟危機之際,政治社會的轉變強烈反映在當代作品中,而該展所企圖繪製的新地圖正呈現了千禧年前後的新輪廓,概念的論述轉向更是東南亞區域內亟需的理論可能性。就此,我們或許能以該展的概念為基礎,以「計」來看待近期幾件在台展出的東南亞當代藝術。

黎光頂,《血浴南中國海》,HD單頻數位動畫,有聲,彩色,630秒,2009
蘇圖西亞‧蘇芭芭恩雅,《流星》,單頻道HD高畫質錄像,96秒,2010

重塑歷史記憶
東南亞地區雖彼此分散,近代史卻有著相似的被殖民或後殖民命運。但大多的當代藝術家沒有經歷過那段歷史,許多記憶並非親身的個體記憶,而是經由他人或媒體所得來的記憶型態,亦即「歷史記憶」﹝註3﹞。越南藝術家黎光頂(Dinh Q. Lê)小時候就隨家人搬到美國居住,故他對越戰時期的越南是毫無記憶的,對其了解反而是透過好萊塢相關電影而得知,因而其作品充滿著對影像的接收、消費,以及視覺呈現如何在形塑國家認同上提出質疑。《浴南中國海》以動畫描述越戰的最終歷史時刻。一架架直升機因油料耗盡而墜毀至海,象徵著美軍賴以打勝戰的科技產物如何在掙扎中最終沉沒於南中國海。而隱諱地指出媒體對真實事件、記憶的強烈影響,泰國藝術家蘇圖西亞蘇芭芭恩雅(Sutthirat Supaparinya)在《流星》中以一列火車在昏暗街燈下從清邁駛往曼谷的影像,而這段影像可被視為一道流星或死亡的閃光,一切全仰賴觀者的詮釋,就如同媒體能輕易地將現實扭曲成相反的事物一般。蘇圖西亞從2010年曼谷大屠殺相關報導中的說謊與事實扭曲,體會到掌權者能夠操弄所有的事實,使其變成他們所欲呈現出來的「事實」。菲律賓藝術家維特.貝拉諾(Victor Balanon)則運用媒體建立了一個想像的國度,「無名百篇」靈感來自恩斯特(Max Ernst)的圖像小說《La Femme 100 Tetes》,Balanon挪用各種媒體圖像,包括電影劇照、歷史期刊與網路圖片,再運用鋼筆與墨水筆繪製出一個虛擬的歷史故事:從一個烏托邦國度的誕生到最終的覆滅,隱隱暗示著自身對國家命運的期待與哀愁。


維特.貝拉諾,《無名百篇》系列,安卓藝術展出現場。

強派特.庫斯納托,《Poem of Voices》,複合媒材動力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2014

陳子豪,《(Rintangan) M50》,複合媒材,9.5*62013



集體記憶的召喚
記憶是社會性的,它產生於集體又締造了集體,私密的個體記憶屬於集體記憶的一部分,原因在於人並非單純地活著,而是在與他人的互動關係中進行回憶的。因此,「集體記憶」是個體在一段時間內與他人同樣享有的共通記憶。印尼藝術家派特.庫斯納托(Jompet Kuswidananto)的《一國之眾》收集1998年印尼改革運動以來人民團體所創作的各首歌曲。人民團體的蓬勃興起代表著印尼民主時代的發端,這些歌像是一首首歷史樂章,記錄著各個歷史時刻。《一國之眾》中印有歌詞的旗幟如雲一般飄揚於展場,其中穿插模型手臂、鋸子等物件,形成帶有節慶感、緊張的整體氛圍。《Poem of Voices》則是展出一面印有詩人Widji Thukul詩句的旗幟於展場緩緩上昇,飄揚最後墜落。同樣參與了1998年運動的Widji兼具詩人與社會運動者兩種身分,其詩作因激起學生重拾自我聲音走向街頭對抗獨裁政權,使他成為當時社運人士遭綁架並失蹤的受害者之一。諷刺的是,被懷疑曾是綁架者之一的前高級軍官卻是今日印尼選舉極被看好的總統候選人之一。詩人的失蹤讓Jompet對於這個過度自由發聲的狀態與價值提出了質疑,而此件作品的詩句與象徵認同與自由的旗幟,似乎因此召喚了被視為英雄且永遠存在於印尼人心中的Widji,亦為屬於印尼人的集體記憶。馬來西亞的陳子豪Tan Zi Hao)則在《(Rintangan) M50》中將馬幣50元與該國第一屆首相東姑阿布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的肖像並置,其手勢暗示著後殖民時代的兩難:一個獨立國家仍須仰賴前殖民時期所留下的作物生產模式以維持經濟獨立。可說是馬來西亞地標的油棕樹亦即此現象的象徵物,當經濟私利為第一順位時,犧牲掉的不只是自然、土地,還有文化的旅遊化與受到阻隔的視野,馬幣與肖像的並置更召喚了馬國人民對過去首相的集體記憶與各種反思。

東南亞藝術的新興浪潮不斷席捲國際,台灣亦隨著替代空間及畫廊的積極引介,引發不少討論與關注。然而,公立美術館仍未見到以東南亞藝術為題的大型展覽,頂多在國美館的亞洲雙年展中找到零星的東南亞藝術家影子。台灣與東南亞國家的關係一直都密不可分,不僅因南島語族的相近血緣,歷史發展上也從荷西時期到戰後就有著類似的宿命。隨著1980年代開始,大量的東南亞移工與移民來到台灣,我們無法否認「他們」已是我們內部的一份子,不管在文化還是社會結構上都是不可忽視的一部份。而到底東南亞藝術為何,似乎仍處於問號階段。長期以來的學者急於想在各區域間尋找「共通性」,以合理化殖民學者加諸於其中的論述,但正如策展人Junichi Shioda曾指出的論點:唯一能思考東南亞藝術架構的基礎就是承認該區域的「文化多樣性」,而非企圖概論化這樣一個多元樣貌的區域﹝註4



 (文/戴映萱)


1Seng Yu Jin著,郭書瑄譯,〈展示機制中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典藏今藝術》NO.255201312月),P. 088-091
2Nora Taylor著,許芳慈譯,〈藝術無史?迎向更迭地貌的東南亞藝術家及其社群〉,《現代美術》NO.17220143月),P. 006-015
3Halbwachs Maurice著,丁佳寧譯:〈集體記憶與歷史記憶〉,《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4Joan Kee(2011): Introduction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n Art, Third Text, 25:4, 371-381.


(本文同時刊登於 Art PlusNo.3320147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