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2014

現實與想像交織的敘事:關於杜珮詩的《想像的製造》



杜珮詩,想像的製造(Making Fantasies),3 channel animated video7.04min2013
(圖片提供:杜珮詩)




從作品《誰在乎真實》、《玉山迷蹤》到《可見的敘事》,杜珮詩以實驗動畫(Experimental Animation)關注時代的各種現實狀態。2013年底,就在藝術空間Project Fulfill Art Space)的「想像的製造」(Making Fantasies)一展聚焦在動畫的「本質」,從過去作品關於動畫「敘事」結構的實驗,延伸討論動畫如何跳脫傳統框架,以創造另一種想像建構。《想像的製造》挪用多位紀實攝影師的著名作品做為影像串聯,使原先不具任何關聯的影像產生看似牽制卻又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在此,動畫不再是純粹的想像生產,更融合寫實的成分,在影像敘事間的彼此接龍下,相互交織成一個現實與想像的敘事結構。

延續過往的創作方式,《想像的製造》為三頻道投影的實驗動畫。作品始於同樣色調的內外場景,背景音樂來自室內俱樂部的藍調歌曲,背著吉他的兩名演奏者,從畫面中緩緩穿越充斥禿鷹的混雜市集。其後,藍調俱樂部中的一名男子從畫面中走出,卻出現於其後的房間場景。房間中的女孩與捲髮女人同時於不同的頻道中,倚靠著牆邊講電話。然而,下一幕的災後場景,卻出現兩名乍看與房間場景相似卻又不盡相同的人物。接著,隨著影像不斷流動,場景接續轉換,人物與人物之間也在不同場景中接續移動......

杜珮詩「挪用」現成影像進行「拼貼」,再將它們動態化,組織成一部近乎環環相扣卻又不盡完整的故事。所有場景、人物皆來自現成的攝影作品,經由拼貼與動畫後製,人物脫離原先影像的靜止狀態,穿梭於各空間。由靜態至動態的影像轉化,如同動畫本身的涵義:「Animate」,亦即「賦予生命」。從人物的場面調度來看,其運動方向是跟隨著轉場而移動,但他們的動態並非自主的動作,而是源自「視覺暫留」(Persistence of vision)現象(以每秒二十四格的靜止畫面快速播放所造成的幻覺)。動畫角色與真人電影角色的不同處在於動畫的每一格都是單獨拍攝,對象為平面影像或畫作等靜止物件,經過快速放映得以動態化。同時,鏡頭調度以由左至右、由右至左的推移方式進行轉場,景框的設定則是基於原攝影作品的構圖而定,僅有幾個畫面對焦於局部細節。

作品整體的場面調度直接影響著敘事軸如何發展,而將攝影作品的人物「拼貼」於各場景中,更是主觀的想像製造。同時,紀實攝影與拼貼影像之重疊,使影像的實成為非現實中的現實,意即它的主體存在雖已經過轉化,卻因紀實攝影的強烈敘事,回歸至現實的狀態。雖然紀實攝影所敘述的是客觀事實,觀點卻隨著觀者的「參與」而有所不同。David Bate曾指出觀者在觀看紀實攝影時,猶如拍攝當下的另一「目擊者」,以自身的經驗與文化背景,詮釋他人(攝影師)所選擇過的現實,同時傾向於建構符合自己想像的現實。紀實攝影的故事由「現實」與「想像」兩者建構而成〔註一〕《想像的製造》亦由兩者交織而整合。杜珮詩所挪用的紀實影像屬於「現實」層面,而這些影像經由挪用拼貼,漸脫離原先脈絡,進入「想像」層面。當觀者在已知的狀態下接收影像訊息,無可避免地產生對影像的各種聯想,進而將各個部分拼湊成一個線性故事,如同紀實攝影下的「目擊者」,接收現實並詮釋現實。

如此,時間與空間的異動打破動畫的敘事結構,看似連續卻又非線性的情節發展,以及融合現實與想像的特質,賦予動畫作品充足的實驗性。爬梳杜珮詩的創作脈絡,如何在動畫中「敘事」是其創作中的重要環節。杜珮詩認為動畫雖做為一種發展已久的敘事體,夢幻與非寫實的特質卻為此媒材帶來固有的包袱。從《誰在乎真實》、《可見的敘事》到近期的《想像的製造》,杜珮詩試圖脫離動畫的既有框架,藉由現成影像的挪用與拼貼,賦予動畫在表象的天真之下,呈現現實狀態。2008年的《誰在乎真實》,以英國衛報刊登的一張照片為文本,內容關於G8在日本舉行糧食危機的高峰會上的盛宴。作品看似華麗且歡樂,實則諷刺地指出第一世界國家糧食的供過於求、泡沫的生活型態。2012年的《可見的敘事》則挑選六十位在歷史藩籬之外的人物,賦予他們生命,將自身的故事延續下去。這些人物形象雖挪用經典名著中的知識圖像,或是取自缺乏完整度的網路資料,他們的實質存在卻是無法抹滅的證據〔註二〕。相較於過往作品,《想像的製造》專注於討論動畫的敘事結構,其敘事軸沒有述說任何意義。不同於文化中被用來賦予意義與經驗的單一符碼,Hayden White認為「敘事」是奠基於一個共有的現實傳遞,或者說是跨文化的訊息製造〔註三〕想像的製造》所創造的訊息欲與「世界溝通」,因作品在現實與想像間的穿梭,使觀者藉其意象而架構故事。在此,作為訊息傳遞者的藝術家雖非缺席,卻不在敘事軸上佔據過多位置,而是交由作為訊息接收者的觀者主導故事發展〔註四〕

敘述的形成是為了滿足、修正、破壞或終結觀者對秩序的尋求〔註五〕David Bordwel

實驗動畫在創作環境、媒材表現及故事的原創性上,皆背離主流動畫的敘事結構。「想像的製造」展出的三件作品,從《遺願》欲脫離動畫的純真,立基於死亡的描繪、《金剛》結合電影特寫做為融合,探討電影與動畫的界線以及動畫特效的時代脈動,而本文所討論的《想像的製造》,是藝術家以細膩且費工的拼貼方式,經過剪輯而完成的動畫作品。內容非流線地推移發展,而於「現實」與「想像」之間架構而成。在《想像的製造》中,杜珮詩的意象始於挪用與拼貼(將紀實攝影的人物拼貼於各場景中,使影像脫離原先脈絡),透過場面調度,將作品的主要敘事軸交付給觀者。在這樣另類的「溝通」下,想像的「製造」來自藝術家與觀者雙方。從杜珮詩的影像接龍,到觀者的意象串聯,靜態攝影中的人物在影像中再次擁有生命,而現實與想像的交疊也相互組織成一部帶有幻想與客觀的感性故事。


 (文/戴映萱)




【註議】
一、 David Bate著,林潔盈譯:《攝影的關鍵思維》(台北:城邦文化,2012年),頁087~088
二、 創作論述參考杜珮詩的個人網站:http://www.tupeishih.tw/index-ch.html
三、 White, Hayden. The Content of the Form: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87.
四、 從敘事學(Narratology)的面向來看,敘事學者試圖分析觀者如何藉由故事去尋找意義,再將這些素材拼湊成一個整體。故事本身所代表的是訊息傳遞者(message senders)與訊息接收者(message senders)之間的溝通媒介。–Louis D.Giannetti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遠流,1992年),頁320~321
五、 同註四,頁319




(本文刊登於 非常評論Very View No.15)https://www.facebook.com/veryview?fref=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