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勝模,《MAYA846》,不銹鋼絲網,320x320公分,2011年(圖片提供:MOCA Taipei)
舉凡流行音樂、電影、連續劇或者小說,「韓流」近年不斷席捲亞洲以至全世界。眾所皆知,韓國在文化領域的推廣有完善且有效的計畫,在當代藝術這一塊,也因政府與民間機構的積極投入,韓國當代藝術家皆享譽國際,欲建構屬於他們的「韓國性」(Koreanness)。近年台灣的韓國藝術展覽以2011年於高美館的「虹光‧掠影‧當代韓國展」以及2012年於國美館的「韓畫流—韓國當代繪畫」最具規模,兩者皆以爬梳歷史脈絡的方式,企圖完整呈現一個關於韓國當代藝術的故事。
近期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K-P.O.P—韓國當代藝術展」則不以線性歷史呈現,而觀察視覺藝術與韓國當代文化、社會之間的關係。「K-P.O.P」是由原先指涉韓流文化的「K-POP」轉變而來,隨著韓國社經發展而迅速成為行銷全球的韓流文化。「K」是Korea韓國的縮寫,「POP」 除了指涉流行文化現象,更有「突然出現」、「爆開」、「呯然發聲」的字義,因而在過度簡化為感官與世俗面的標籤下,不免阻礙我們對韓國當代文化的深入了解。就此,策展人尹晉燮與韓之演將原先字義翻轉為「K-P.O.P」,結合三種創作路徑:Process、Otherness、Play的概念,透過不同型態的創作,嘗試拉出一條屬於韓國當代藝術的自身脈絡。
韓國藝術從20世紀初開始受日本殖民影響,出現東洋式的印象派與野獸派畫風,以至戰後傳統與前衛的對立式發展。20世紀末出現被視為亞洲城市雙年展之首的「光州雙年展」,不僅提出無地理邊界、無亞洲史敘的亞洲觀點,更提高韓國藝術家的能見度。2012年光州雙年展策展人片岡真實認為,韓國當代藝術有趣之處,在於藝術實踐反映了藝術家對社會的敏感度,當有人試圖在龐大的亞洲觀點中尋找韓國藝術的定位時,「韓國性」便會隨著一個共同理解或圖像而呼之欲出〔註一〕。
權五祥,《聖殤》,數位輸出、複合媒材,174x120x83公分,2007(圖片提供:MOCA Taipei)
「K-P.O.P—韓國當代藝術展」欲展現的「韓國性」,透過三種路徑述說。「Otherness」(他者)是過去因西方中心論而出現的概念,亦即西方人習於將自身文化視為主體,而將非西方文化以「他者」稱之。此展欲在韓流襲捲全球之際,以這些試圖突破「西方為先」觀點的作品重新定義「他者」。其中,金守子的錄像作品《呼吸–國旗》將各國國旗在緩慢流動速度下淡入、淡出或相互重疊,長達四十分鐘的影像中,沒有凸顯任一國旗,寫照全球化下國與國之間的互動關係。金基羅的作品《ON/NO–敵意的一體兩面》則以英文字母的不同排列組合,暗示歷史演進中各國權力關係的輪替或循環狀態。上述兩件作品皆渴望脫離異國色彩的他者身分,暗示全球化時代逐漸沒有相對於權力主體的「他者」存在。
「Process」(過程)強調藝術實踐過程以及關係性互動,此展中許多作品皆注重「創作過程」,或直接以互動方式「製造過程」。朴勝模的寫實雕塑由一系列不銹鋼絲網組成,以強調修行式的「創作過程」。藝術家所注入的身體勞動與生命,反映韓國藝術長期以積累、重複、由小聚大為主的創作特質〔註二〕。金泓錫的《客觀的民眾—錯誤的詮釋》則在行為表演中製造了過程。結合雕塑、繪畫與表演的作品,將由導覽員每日「上演」混淆視聽的戲碼,三間擺設相近的展間,因導覽員的不同解說而混淆了觀眾的原先解讀。此作品重視的是展間/作品、導覽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關係,這種互動不必然指涉具體安排好的混淆橋段,更是指每個人對作品的詮釋差異與導覽在觀眾身上烙下的影響。
「Play」則有「扮演」的概念,尤其是指科技高度發展下,人們受數位生活強烈影響下而導致的身分認同問題,或者對於真實與虛擬間的觀察辯證。權五祥的「影像拼貼雕塑」,指出人們在數位時代對自我或他人的「形象」都是在腦中組合數個影像而成,作品在一張張影像拼貼下,展現既真實又虛擬的另類雕塑。鄭然斗的《奇幻樂園》系列則蒐集四家幼稚園小朋友的繪畫作品,再請五位服裝設計師製作繪畫中的服飾,最後以編導式攝影的手法,讓60個高中生扮裝成繪畫中的人物,重現繪畫的故事內容。
鄭然斗,《雙胞胎公主》,數位輸出,85x105公分,2004(圖片:鄭然斗個人網站)
亞洲藝術從21世紀以來漸成為顯學,但到底什麼是「亞洲性」(Asianness)仍沒有答案。亞洲是五大洲中版圖最大、分布最分散的區域,更不用說各國文化與信仰的不同,難以明確界定其文化疆界,無法像西方在基督教文化為核心下,建立聚集合性的歐洲藝術概念〔註三〕,即使大多數亞洲國家皆經歷過被殖民、壓縮且動盪的現代史以及快速經濟成長,仍難以建立整體的亞洲觀點。同時,我們更需思考為何要建構「亞洲觀點」或者說是「亞洲圖像」?藝術上的討論是否該避免藝術史的框架,純粹以視覺研究探討?當然,亞洲性議題無法一言以蔽之,但其建構與否及備受爭議之處的確促使我們重新回到各區域去看待當地藝術特質。此次「K-P.O.P」是以視覺層面觀察韓國當代藝術的三種創作路徑,試圖展現藝術上的韓國性。此時,我們也許仍無法明確定義所謂的韓國性,但此展的確讓我們在不同創作中一窺韓國當代藝術的多元表現。
(文/戴映萱)
【註議】
〔註一〕李暻旼,〈亞洲性?藝術新韓流〉,《亞洲當代藝術論壇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3年)。
〔註二〕高千惠,《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3年),019-022頁。
〔註三〕同註二,009-010頁。
(本文刊登於香港a.m
post雜誌106期,2014年5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