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旅程」展覽現場 (圖片提供:吳尚霖)
隨著人類世界的快速發展,城市中的許多符碼已超越垂直與水平的空間感受。一座城市的組成不再只是空間量度,亦包括居民與旅人依其自身經驗與感知,賦予空間的重構與意象。
城市的多樣性,體現於所有目光可見與不可見之處。人們如何看待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身處其中的感受是策展人吳尚霖所好奇的部分。就此,近期於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地下實驗‧創意秀場」展出的「不可能的旅程-阿斯匹靈國際聯展計劃」,藉由八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討論當代城市空間的多重層次與知覺,探究當代社會中,人們的城市經驗與感受,是否因快速變化與流動而有所不同?
晋始瑩,《雲住寺》,錄像裝置、投影、音效、螢幕,尺寸依場地而定,2012 (圖片提供:吳尚霖)
城市的現實與想像建構
當代城市的多樣性如同一個混合體,囊括了想像、記憶與現實。當藝術家在想像狀態下置身於城市,其意象便交織於實際的點線面之上;,來回穿梭於現實與虛構之中。這檔展覽中,法國藝術家Gwenola Wagon的作品《環遊世界》,以文學作品《環遊世界80天》為文本,花了一年時間在Google地圖上虛擬繞行了地球一周,並累積了將近1TB的影音資料。此件作品反映當代城市空間受到「數位現在式」的影響,時空被壓縮成同步的平行軸線,不管身在何處的人們皆可以透過網際網路,遨遊於天涯海角,創造出一趟介於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數位旅遊」。
為了呈現心中的城市景觀,林旺廷的《模擬城市》以城市發展藍圖為概念,塑造一座想像的城市。作品將建築模型與真實風景結合,在流動影像當中,打破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以新媒體作品著稱的晋始瑩,以五頻道錄像裝置作品《雲住寺》,展現網路世代下,更為抽離現實的城市景觀。此作品靈感來自社群網站中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效應,藝術家認為「人性的情感可融化媒體的冷感。」雖然數位影像中的光點與線條看似冷漠,其中的元素卻如同一種觸媒,拉近各城市中人們的情感距離。
「不可能的旅程」展覽現場 (圖片提供:吳尚霖)
關於城市的記憶座標
在城市當中,居民與旅人如同X與Y軸線,以不同經驗與感知,標註一座記憶座標。東野哲史與尹洙竫的作品,皆以「物件」,拉出關於城市記憶的軸線。這些記憶來自各個面向,包括影像的記憶、氛圍的記憶、心情的記憶或是感覺的記憶。尹洙竫的《我的地方》實地訪談台南布商,收集當地布料,回溯城市居民的個體記憶。其後,將這些布料建成一間具有房屋樣貌的木結構裝置,拼湊出他以外來旅人身分深入城市空間的記憶。不同於尹洙竫呈現X、Y軸線的兩端記憶,東野哲史的《一日一小人》將他在各城市中蒐集的日常物件,塑造成一個個的「小人」。乍看之下,這些小人並無特殊的城市意象,卻能指涉各城市的文化符號,儲存他作為旅人的城市記憶。另一件作品《肥皂劇》是東野在日、台、韓三城市中,以居民與旅人的身分,錄下當地電視連續劇的最後一幕,串聯並反覆播放,用以表示在每日生活中,許多符碼已改變了城市的記憶座標。
蘇子涵,《海平面下》,複合媒材,2013 (圖片提供:吳尚霖)
隱匿的城市景觀
經過想像建構與記憶回溯,蘇子涵、戴妙樺與Sylvie Winkler &
Sthephon Köperl的作品,以裝置、攝影、紀錄影像與行為錄像,呈現表面之外的城市景觀。我們所認知的城市,可能只是其中一部份。唯有以不同目光或是深入其中,才能察覺這些隱匿的城市角落。蘇子涵的《海平面下》,結合想像、記憶與記號,組構成一個微型城市。這些模型如同一塊塊蛋糕的剖面,呈現城市中各個空間的轉移,將這些生活的瑣碎片段拼湊出在可見之外的城市縮影。
抽離俯瞰的觀看,戴妙樺對於社會議題的關注,展現於描述人們對於城市的嚮往至幻滅的作品《T/M?》當中。近年前往異地打工旅遊的台灣年輕人日益增加,他們的初衷或許不同,但皆是前往其他城市體驗或反思人生。戴妙樺如進行一場田野調查,實地參與、拍攝台灣年輕人至澳洲打工的故事。藝術家以黑白攝影紀錄他們在慾望與金錢或希望之下的過程,再以彩色的流動影像呈現打工者的紀錄片段。如此,在黑白彩色之間轉換的影像,反映打工旅遊的年輕人在異地城市的心境與經驗。另外,Sylvie Winkler與Stephan Köperl兩人共同創作的行為錄像《綠色的熊》,紀錄他們將銀行的標誌做成大型人偶,在馬德里街上行乞的過程。創作手法看似幽默,卻隱含著當代城市空間的社會觀察。
對藝術家而言,因觀看城市空間角度的不同,不斷變換著身分,時而拉高距離以俯瞰整座城市的外在,時而深入城市,觀察各個隱匿角落,創造一趟精神性的想像旅程。「不可能的旅程」在人們每日經過的公共空間展出,因位處城市之中,除了呈現藝術家如何看待與重構城市,同時因展場的開放性以及觀者流動性,在展出過程中,反映出城市空間的多層經驗與多樣視野。
(本文同時刊登於 《Art Plus》No.28–2014年2月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